外事会见
外事会见
刘建超出席全球文明对话部长级会议“文明交流互鉴与人民相知相亲”分论坛
7月11日,全球文明对话部长级会议在北京举行主题为“文明交流互鉴与人民相知相亲”的分论坛。中联部部长刘建超出席并发表主旨讲话。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设计师杨利伟、中国作协副主席陈彦,柬埔寨内阁办公厅国务秘书盖里维希、利比亚民族统一政府青年部长津尼、国际奥委会副主席穆塔瓦克、南非前大使格罗布勒等多国政党政要、国际组织负责人、民间友好人士,中外地方城市、社会组织、体育界等各领域代表参会。
刘建超表示,在各国前途命运紧密相连的今天,国际民间社会发挥着文明互鉴重要桥梁纽带作用。我们坚持平等相待,推动文明对话蓬勃开展,通过坦诚对话密切了交往,增进了理解信任;坚持开放包容,推动人民交往提质向新,赓续了友谊,深化了认同,为“心联通”注入新活力;坚持互利共赢,推动民生合作落地落实,帮助各国民众改善生活条件、收获美好未来;坚持休戚与共,推动多边主义理念深入人心,携手应对风险挑战,共同维护安宁家园。
刘建超表示,中华文明穿越历史长河,日益焕发新的时代光彩。读懂新时代的中国,关键要读懂中国共产党。当前,中国共产党正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人民的信心和支持就是我们奋进的力量。中国将锚定长远目标持续迈进,一张蓝图绘到底,继续为世界和平发展注入更多稳定性和确定性。
刘建超表示,实现现代化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追求。中方愿同各方一道,拉紧同心同德、相知相亲的人文纽带,加强政党议会、妇女青年、教育体育、媒体智库、民间地方各领域合作,分享治理经验,丰富交流内容,拓展合作渠道,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开创人类文明更加美好的未来。
杨利伟表示,“神舟五号”飞船飞入太空不仅是中国航天圆梦的里程碑,更是人类文明携手探索宇宙的生动阐释。中国航天国际合作的不断深化,不仅是全球科技合作的典范,也是超越国界推动人类文明创新与进步的伟大实践。发展航天技术的终极目标不是创造竞争或依附关系,而是培育人类文明和谐共生的土壤。我们要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指引下,把尊重多边、合作共赢的种子撒播到更广阔的领域,共同谱写人类文明进步新篇章。陈彦表示,文明是绵长的,但也十分脆弱。历史昭示我们,人类文明的河流只有在沟通交流中才能实现畅流。在当今世界,以深度交往促进跨文化交流特别是民间来往互鉴尤为重要,文学艺术在其中可以发挥促进观念交流和情感沟通的优势。各国人民应常来常往,彼此看见、听见,并相互友好凝视,携手创造人类相知相亲的美好明天。
盖里维希表示,跨文明交流的精髓在于相互尊重、相互学习,没有任何一种文化能够为人类提供完美的答案,各国应携起手来,共同播下和平、合作与友谊的种子,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津尼表示,文明不仅是人类历史的明镜,更是社会进步的动力,不同文明知识与思想的交流为推动创新与发展提供沃土,各种文明间的对话是促进相互理解、实现和平的最有效途径。穆塔瓦克表示,体育的力量超越国界,体育不只是竞争,更是让不同民族、文化、信仰的人们团结起来的平台,可以助力塑造和平的文化,各方应携起手来,通过体育和对话搭建相互理解的桥梁。格罗布勒表示,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全球文明倡议恰逢其时、极具前瞻性,将对“全球南方”国家未来发展产生深刻影响,非洲学者愿以“中非达累斯萨拉姆共识”为指引,为中非合作、南南合作共享智慧与力量。
分论坛还举行了“‘体’现文明 ‘育’见未来”主题展示和“多元共建”“务实合作”圆桌对话,冬奥会冠军、世界反兴奋剂机构副主席杨扬,美国武术运动员李资根,中国游泳奥运冠军潘展乐,古巴拳击教练员劳尔,塞尔维亚知名足球教练员米卢蒂诺维奇等发言。与会代表围绕国际体育交流、文化多元共建、地方和民间务实合作等议题进行对话交流,表示愿深化文明交流互鉴,密切体育、高校、青年、民间等各层级往来,深化思想理念沟通交流,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助力各领域务实合作,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捍卫国际公平正义作出努力。
中联部副部长陆慷主持分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