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新闻

中联部面向外国驻华高级外交官举办中国防疫政策专题吹风会(实录)

时间: 2023-01-07
作者:
来源:

中联部面向外国驻华高级外交官举办中国防疫政策专题吹风会(实录)

2023-01-07
来源:

  1月6日,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面向外国驻华高级外交官举办中国防疫政策专题吹风会,邀请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米锋、医政司司长焦雅辉、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北京中医医院院长刘清泉等介绍中国疫情防控政策调整情况,并同外方进行互动交流。130多个国家的驻华使节或高级外交官出席。中联部副部长郭业洲主持吹风会。

  中方表示,自疫情发生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多措并举应对疫情冲击,最大程度保障了亿万人民的生命安全,最大限度减少了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我们有效处置了百余起聚集性疫情,成功避免了致病力较强的原始株、德尔塔变异株的广泛流行,极大减少了重症和死亡,也为疫苗药物的研发应用以及医疗等资源的准备赢得宝贵的窗口期。中医药在中国的疫情防控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中方指出,中国一直在密切关注病毒变异和疫情形势的变化,持续因时因势动态优化防控策略和防控措施。当前,我们的工作重心正在从防控感染转向医疗救治,确保防控措施调整转段平稳有序。在疫情防控新阶段,我们主动调整防控策略,以统筹之策应对非常之难,这是科学、及时、必要的。我们正刻不容缓做好医疗资源准备;关口前移、做好重点地区、重点人群、重点环节相关工作;加强重症救治、全力提升救治成功率。

  中方表示,中国始终积极开展抗疫国际合作,及时充分同世界卫生组织和各国分享疫情信息和防控经验,力所能及地为各国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了疫苗和抗疫物资等援助。中国向153个国家和15个国际组织提供数千亿件抗疫物资,向12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供应超过22亿剂新冠疫苗,与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10多个国际组织共同举办疫情防控技术交流活动300余场。在我国境内的外国公民都能够获得与中国公民一致、平等的医疗服务。团结合作是国际社会战胜疫情的最有力武器。中国愿同各方一道,继续秉持科学原则应对疫情,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中方并一一回应了与会驻华外交官就中国检验检疫政策调整、病毒变异情况监测、疫苗研发接种、中医药应用、与世卫组织沟通以及对外援助等现场提问。中方表示,我们一直在对病毒变异情况进行动态监测,会继续通过多种方式与国际社会分享有关病毒变异的信息。

  与会驻华外交官感谢中联部组织此次防疫政策专题吹风会,祝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抗击疫情、保持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赞赏中方积极支持和帮助国际社会应对疫情挑战,表示当前中方调整疫情防控政策是因时因势作出的决定,相信调整后的防疫措施不仅会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加快发展,也将惠及更广泛的国际社会,为世界经济增添新动力。期待与中方继续加强医药卫生等领域合作。

 

中联部面向外国驻华高级外交官举办中国防疫政策专题吹风会实录

  1月6日,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面向外国驻华高级外交官举办中国防疫政策专题吹风会,实录如下:

  郭业洲:

  尊敬的各位驻华外交官,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大家上午好!欢迎新年伊始来到中联部,出席中国防疫政策专题吹风会。

  近日,中国根据新冠疫情形势发展,对疫情防控措施作出优化调整,并采取一系列便利中外人员往来的举措,这些措施为我国同世界各国加强交流合作创造了新的有利条件,引起国内外的高度关注。

  各国驻华使馆的外交官同中国人民一起经历了疫情冲击,十分关注中国防疫政策调整对使馆人员工作和生活的影响,更关注这些政策调整对中国与各国关系的影响。为帮助大家全面、深入了解中国疫情防控政策调整情况和成效,今天我们请到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米锋,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司长焦雅辉,国家卫生健康委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北京中医医院院长刘清泉出席吹风会。他们都是参与制定中国疫情防控政策的权威专家,愿从不同角度为大家解读中国疫情防控政策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米锋: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很高兴来到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和我的同事一起,向大家介绍中国疫情防控的有关情况。和我一道来的焦雅辉女士、梁万年先生、吴尊友先生和刘清泉先生,疫情发生以来都一直工作在防控一线,对中国疫情防控政策的优化完善、中西医结合医疗救治与服务、病毒变异与疫情形势发展等有着深入的研究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我们一起多次出席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我们愿意共同与大家交流,回答大家的问题。

  新冠疫情是全球共同面临的传染病大流行。三年来,病毒频繁变异,疫情态势不断变化,防控策略不断调整,但中国抗疫的理念没有变,那就是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中国抗疫的原则没有变,那就是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坚强领导下,坚持实事求是、尊重科学,坚持联防联控、群防群控,坚持依法防控、公开透明,坚持团结合作、助力全球抗疫。三年来,我们以争分夺秒的加速度,提升应对疫情大考的能力,等来新冠病毒的致病力下降。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在优化防控策略方面。中国一直坚持因时因势优化完善防控措施。我们先后遭遇了新冠病毒原始株和多个全球流行变异株的威胁,防控工作经历了突发疫情应急围堵、常态化疫情防控探索、全方位综合防控等不同阶段。我们有效处置了百余起聚集性疫情,成功避免了致病力较强的原始株、德尔塔变异株的广泛流行,极大减少了重症和死亡,也为疫苗药物的研发应用以及医疗等资源的准备赢得宝贵的窗口期。

  我们始终跟进研究病毒变异的新特征和疫情形势变化,先后制定了九版防控方案和诊疗方案,特别是针对奥密克戎变异株的特点,出台二十条优化措施和进一步优化的“新十条”,将新冠感染由“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将于1月8日实施,以战略的稳定性、措施的灵活性应对疫情形势的不确定性。

  在医疗服务保障方面。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这是我国制定疫情防控政策的首要考量,也是衡量疫情防控成效的重要标准。在病毒最凶猛的阶段,有效保护14亿多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2020年湖北武汉遭遇疫情,缺床位、缺医护、缺设备……可以说是重压如山。在这场生命大救援中,全国346支医疗队、4万多名医务人员毅然奔赴前线支援。重症救治坚持关口前移,集中精锐医疗资源和救治力量;创造性启用方舱医院收治轻症和无症状感染者。从出生仅30多个小时的婴儿到100多岁的老人,不放弃每一个患者,当时在武汉治愈的80岁以上的新冠患者达到3600多人。

  三年来,新冠肺炎患者治疗费用全部由国家承担,治疗药物纳入医保,疫苗全民免费接种,中国的新冠患者治愈率从武汉以来一直保持在90%以上。

  我们始终关注着老年人、孕产妇、儿童、慢性基础性疾病患者等重点人群,开展健康监测,根据高、中、低风险等级,提供分级管理和分类服务。统筹疫情防控和日常诊疗,对急危重症患者全力救治。

  在科研攻关方面。中国一直在疫苗、快速检测试剂和药物研发等科技领域与病毒赛跑奔跑,多条技术路线并联推进、合力攻关,使得我们拥有了有效的诊疗技术和药物。目前已有13款新冠疫苗批准使用,涵盖了4条技术路线,全人群疫苗完全接种率超过90%。超过30个国家的元首和政府首脑等接种中国的新冠疫苗,中国现职党和国家领导人全部接种了国产新冠疫苗。我们坚持中西医结合、中医药并重,组织筛选了一批以“三药三方”为代表的临床有效方药,对提高治愈率、降低重症率和病亡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信息分享方面。2020年1月3日,中国第一时间向世界卫生组织报告疫情。我们第一时间确定病原体,第一时间向世界分享病毒基因序列。从2020年1月21日起,每日通过互联网发布前一天全国疫情信息。从2020年1月27日至今,中国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组织召开205场新闻发布会,回答了2606人次中外媒体记者提出的问题,媒体提出的问题,我们照单全收、应答尽答。每一场发布会都通过中国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全程电视直播、网络直播。三年来,全国各地召开疫情发布会超过3000场。

  在国际交流方面。中国始终积极开展抗疫国际合作,分享疫情信息和防控经验,力所能及为国际组织和其他国家提供援助。向153个国家和15个国际组织提供数千亿件抗疫物资,向12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供应超过22亿剂新冠疫苗。与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10多个国际组织共同举办疫情防控技术交流活动300余场,向34个国家派出37批抗疫专家组,分享中国抗疫经验。

  面对世纪疫情,最艰难的时刻,我们一起挺过来!因时因势决策,细化致微落实,才能用最小的代价实现最大的防控效果。当前,我们的工作重心正在从防控感染转向医疗救治,确保防控措施调整转段平稳有序。在疫情防控新阶段,我们主动调整防控策略,以统筹之策应对非常之难,这是科学、及时、必要的。

  面对疫情,我们加大聚焦群众的难题与需求,加强对脆弱群体的保护,提升接诊治疗能力,不断筑牢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坚强防线。在应对世纪疫情的风浪里,14亿多中国人民乘坐在一条命运与共的大船上。让我们再加把劲,我们坚信:越过这个寒冬,我们将迎来又一个春天。

  焦雅辉:

  各位外交官、外国友人:

  上午好!疫情防控近三年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积极成果。随着奥密克戎病毒致病性的减弱、疫苗接种的普及、防控经验的积累,我国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

  目前国内各地疫情总体处于快速上升阶段,受前期疫情水平等各种因素影响,各地迎来疫情流行高峰时间会有所差别。多数省份和城市正在度过感染高峰,新冠相关重症发病人数持续增加。随着全国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加之春运和春节假期人群大规模流动等因素,部分地方将迎来疫情快速上升、城市和农村同时出现感染率增长的局面,医疗救治任务仍面临挑战。我们围绕“保健康、防重症”目标,紧盯重点工作和关键环节,全力以赴组织好医疗救治工作。

  一是刻不容缓做好医疗资源准备。实现发热门诊和发热诊室“应设尽设、应开尽开”。截至目前,全国已设置开放发热门诊(诊室)近 5.7 万个。其中二级以上医院 1.6 万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共建成发热诊室 4.1万个。进一步优化诊疗区域布局和患者就医流程,最大限度提升发热门诊效率。北京、浙江、江苏等地利用方舱医院、体育馆、核酸采样亭等改造为临时发热门诊,极大缓解了供需矛盾。迅速升级改造,保证定点医院和亚定点医院床位充足。截至今年1月4日,全国共有新冠肺炎定点医院、亚定点医院 1310 家、1539家,床位 58.8 万张、83.4 万张,其中重症床位分别为6.1万张、6.0万张。定点医院、亚定点医院在院患者分别为 18.4 万、4.5 万,床位使用率分别为 31.3%、5.4%。加快提质扩容,做好重症医疗资源准备。截至1月5日,全国重症医学(含综合和各专科 ICU)床位总数 21.6 万张,重症医学医师 12.8万人,重症专业护士 33.3 万人。储备“可转换ICU”床位 13.5万张,医师 13.7 万人,护士 26.0 万人。目前,二级以上医院重症床位使用率约 80%。做好救治设备准备,确保随时可用。截至1月5日,全国共有血液透析单元 17.5 万个,床旁血滤机(CRRT)2.5 万台,体外膜肺氧合机(ECMO)2857余台,有创呼吸机 14.5 万台,无创呼吸机9.8万台,监护仪 119.8 万台,高流量吸氧仪 6.9 万台。

  二是关口前移,做好重点地区、重点人群、重点环节相关工作。加强农村地区医疗服务。发挥县医院县域龙头作用,依托县域医共体,进一步加强重症监护、传染病科扩容和能力提升。建立城市三级医院对口支援县医院机制,畅通转诊绿色通道,通过驻点指导、远程医疗、巡回医疗等形式对口指导医疗救治。加强儿童、老年人医疗救治。依托医联体,构建新冠肺炎分级诊疗服务网络。基层全面开展重点人群健康调查,加强健康监测。截至目前,完成全国 1.9 亿 65 岁以上老年人调查分类。建立三级综合医院分片包干责任制,发挥兜底保障作用。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福利机构建立对口服务机制。加强 120 急救指挥调度。做好急救车辆准备,重点保障急危重症患者转运。扩容 120 电话坐席,组织医疗机构开通 24 小时线上咨询服务,满足患者急救咨询服务需求。推动互联网医疗服务。通过互联网医疗,根据诊疗方案以及居家治疗指南,为出现新冠症状的患者开具相应处方,通过线下第三方配送提供相应的药品。

  三是加强重症救治,全力提升救治成功率。构建新冠病毒感染分级诊疗模式,紧盯各类重症高危人群,早发现、早转诊、早治疗,防止轻型转重症。全面加强对各级医务人员的培训,严格落实诊疗方案,规范开展新冠病毒感染患者医疗救治,强化中西医结合治疗,提高诊疗的规范化、同质化水平。充分发挥三级医院医疗救治兜底作用,24 小时内完成当日急诊留观患者“清零”。充分发挥国家、省、地市专家组的作用,通过网络会诊、实地巡诊等多种形式,尽可能提高救治效果。

  总体看来,我们在短时间内推动医疗机构实现“平急转换”。当前的床位和设备资源能够满足救治需求。我们也将根据疫情的发展情况,继续加强监测,因地制宜改造和扩充相应资源,保障人民群众就医需要。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有智慧取得新阶段疫情防控的全面胜利。

  最后,也请各位外国友人放心,在我国境内的各国公民都能够获得与中国公民一致、平等的医疗服务。我们也将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外籍新冠病毒感染患者医疗服务。

  梁万年:

  大家上午好!近期中国疫情防控策略的调整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应该说,疫情发生以来,我国一直在密切关注病毒和疾病的变化,边防控、边调整、边加强能力建设,一直在研究防控策略调整的条件,持续因时因势动态优化防控策略和防控措施,在寻找最佳的防控方案。治疗方案、防控方案等持续不断的优化和完善,就体现了我国疫情防控的这个逻辑和思路。

  中国的优化是主动的优化,而不是被动的,是针对当前我国主要流行的病毒变异株特点、疫情流行特征,通过对疫情形势动态的研判,对现行防控措施的成效评价,特别是对二十条实施以后,地方的有益经验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总结等因素,综合考虑所作出的。

  优化后的防控措施将更好地适应疫情防控的新形势和新冠病毒变异株的新特点,进一步提高疫情防控的科学性和精准性,使防控更具可操作性和针对性,更高效地利用防控资源,更好地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地保障正常的生产生活和日常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最大程度地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地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坚持走小步、不停步,主动优化完善防控政策,是我国疫情防控的一条重要经验。目前,变异株致病力和毒力明显减弱,全人群疫苗完全接种率已超过90%,人民群众的健康意识和健康素养明显提升,我国疫情防控面临新形势、新任务。这次的优化,正是贯彻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的具体实践,是防控政策持续优化的举措,通过加强全人群特别是老年人群疫苗接种,加强药物和医疗资源的配置准备等,进一步提升防控能力,为最终战胜疫情提供条件和保障。

  当前,重点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是加强医疗救治,把防重症、防死亡、防医疗挤兑放在优先位置。二是加强疫苗接种,特别是对老年人群的疫苗接种,进一步提升覆盖率。三是要加强药物的研发、生产、供应,确保老百姓的用药需求。四是继续关注病原体的变异,持续监测病毒的变异情况,特别是关注病毒的传播力、致病力、免疫逃逸力的变化。五是持续优化完善医疗救治的方案、防控方案,进行相应的资源准备。六是把基层救治、基层防控、基层能力建设放在突出位置。七是强化重点场所、重点人群、重点机构的防护,特别是对养老院、福利院、托幼机构等人群密集的情况,要采取适度的社会公共卫生措施。八是加强公众的宣传教育和沟通,政府、部门、单位、个人形成防控合力。

  吴尊友:

  上午好!新冠疫情统计、分析和研判,是制定防控政策的基础,是动态掌握疫情发展和变化的重要手段,是科学客观评价防控实际效果的有效方法。

  中国在疫情刚发生时,主要是建立诊断方法,确立诊断标准。主要是指2020年武汉早期疫情阶段。

  从武汉疫情控制后,到去年12月疫情防控策略优化,我国新冠疫情主要通过计数方式统计,由于每起本地传播疫情基本都是境外输入引起的,每起疫情的几乎所有的感染者都能得到诊断和管理,我们对新冠疫情掌握得非常准确。

  当前,全国各地报告的发病数和死亡数,与我们公众的感知不一致,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方面,防控措施调整优化之后,我国各地不再采取以行政区域来做全员核酸筛查,除了重点人群、重点机构之外,多数人群是以“愿检尽检”的方式进行核酸检测,所以全国的核酸筛查总人数和总量是有所下降的,各地各级医疗机构报告的数据相应减少。另一方面,无症状感染者、轻症病例特别是抗原自测阳性人员居家治疗,不再需要到医院去就诊,这部分人群的相关信息无法纳入我们医疗机构的统计数据。

  为及时动态掌握人群感染发病水平和变化趋势,科学研判和预测疫情规模、强度和流行时间,动态分析病毒变异情况,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印发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乙类乙管”疫情监测方案》,指导全国各地做好当前新冠病毒感染疫情监测工作,为疫情防控提供技术支持。我们将继续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网络直报为主体,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做好就诊病例的监测和报告,同时开展多种形式的监测,比如我们以流感哨点医院监测系统开展相应监测等,加强对养老机构、精神病医院、福利机构、学校、医疗卫生机构等重点机构的监测,开展新冠病毒污水监测。

  我国已经实施新冠病毒变异株监测,并将继续实时监测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在中国流行的动态变化,及时发现和预警免疫逃逸、传播力和致病力等方面具有潜在生物学特性改变的新变异株,并及时与国际社会分享相关信息和数据。希望通过监测,可以及时掌握疫情的规模、强度、范围和病毒的变异情况,及时开展疫情形势研判,为制定疫情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刘清泉:

  上午好!经过三年疫情防控,我们形成了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的中国方案,中医药在其中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对患者可以分层干预。当前,流感、感冒、新冠交织在一起,对于患者,可以选择对症的中药,居家进行治疗,减轻医疗机构医疗资源的挤兑风险和压力。

  第二,可以发挥中医药在治疗中的独特优势,对于轻型、普通型患者可以以中医药为主导,重症、危重型可以中西医结合治疗。对于轻型、普通型患者,中医药进行治疗可以缩短病毒清除时间,缩短住院时间,缓解临床症状。对于有可能转重的患者,及早进行中医药的干预治疗,可以降低转重率。对于重型、危重型的患者,开展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有效阻断或减缓重症向危重症的发展,促进重症向轻型的转变,减少病亡率。对于上述的疗效,在去年3月世界卫生组织中医药救治新冠专家评估会报告里给予了充分肯定。

  第三,在康复中的作用。很多患者都有亲身体会,核酸转阴以后还有咳嗽、乏力、出汗等症状,中医药可以对症治疗,发挥整体调节作用。

  当前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我们主要做了两个准备和一个机制的强化。

  一是药的准备,在指导各地做好相关中药储备的同时,印发了《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中医药干预指引》,推荐70个中成药供群众居家治疗使用,鼓励各地制定治疗新冠病毒感染的中药协定处方,允许相关医疗机构中药制剂在医疗机构间调剂使用,千方百计的扩大中医药的供给。

  二是医疗的准备,迅速扩充中医救治的医疗资源,加强中医医院的发热门诊、急诊、肺病科、ICU等科室的建设,目前全国二级以上的中医院都设置了发热门诊,扩容了ICU床位。开展医疗救治培训,加强了重症救治力量,各中医医院还积极开展互联网诊疗,缓解接诊压力。同时,统筹使用设施设备和调配医护人员,提升医疗资源的利用效能。

  三是在机制上,我们强化了重症救治方面的中西医结合机制,要求进一步建立完善“有团队、有机制、有措施、有成效”的中西医结合医疗救治模式,各地救治专家组也进一步充实中医专家的力量,进行重症、危重症的中西医结合救治巡诊指导。要求各医院在医疗救治中,要建立中西医结合、中西医协作机制,共同参与患者的诊疗决策。同时,发挥中医药在老年人和儿童医疗救治中的作用。

  提问环节:

  厄瓜多尔驻华大使卡洛斯•拉雷亚:

  感谢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提供机会向我们介绍今天的情况。对我们来说了解中方的防疫政策十分重要,中方的政策调整确实为之后的国际交流提供了很大的便利。首先我谨代表厄瓜多尔政府感谢中国政府为我们在抗疫期间提供的疫苗和物资的帮助。拉索总统不止一次在联合国大会等国际场合感谢习近平主席领导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为厄瓜多尔抗疫提供了非常大的支持,确保厄瓜多尔成功控制疫情并实现经济复苏,我们感谢中方的帮助。在物流和商业方面抗疫政策是十分重要的。2023年1月8日以后中国政府不仅将取消对入境人员的检验检疫,也会取消所有针对食品的新冠病毒的检测,这些提供了便利,但是也带来了新的问题。中国政府将如何在口岸实施海关监管和检测?我们各国对中国出口的商品应该如何进行检测?厄瓜多尔向中国出口食品,了解这些宏观政策是十分重要的。这些政策不仅仅是卫生政策也是贸易政策,我们非常关心。谢谢!

  梁万年:

  谢谢您的问题,我们国家自1月8日起对新冠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同时对检验检疫也有相应的调整和完善。您刚才提的这个问题就是体现在我们对出和进的货物和人群的流动都会做出相应的调整。现在,中国政府相关部门正在研究您刚才提到的货物、食品检疫管理措施,如何进一步优化方案策略,更能够适应新形势新情况的变化。我了解在近期也会有相关的一些信息发布。

  第二,这种调整并不是完全的放任不管,尤其是防输入、防输出、加强口岸人员和货物的检测方面,是优化而不是完全放松不管,最重要的工作是强化监测,特别是我们在一些口岸,对一些重点的人群,乃至一些重点物品,采取随机或者是方便的抽样来进行相关检测也是需要的。我想这项工作不仅仅是在疫情阶段,在一般情况下也都是在很多国家坚持的做法,我们国家一直也是这样做的。这次调整以后,进一步针对当前的新情况来优化方案,不管是对人还是对物品,都会有相应的一些措施和策略完善。谢谢。

  萨尔瓦多驻华大使阿尔瓦雷斯:

  首先我想感谢中联部邀请我参加今天的专题吹风会,同时也想对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表示祝贺。过去三年来中国一直严防严控,近期政策出现了调整,对于之前的严格管控措施有一定的放松。过去三年来,我们能够清楚地看到由于中国的严格措施,中国尽可能减少由新冠造成的死亡病例,我认为中国在这方面做得最好的国家之一,这也是为什么我想在提问之前向中国政府表示祝贺,因为你们不像其他国家在应对新冠时付出大量生命的代价,中国的疫情政策是非常有效的。现在中国将对新冠感染的调控措施调整为“乙类乙管”,这是因时因势作出的正确决定。我的具体问题是:在大规模放开之后,中国可能会出现许多变种病毒,可能不像奥密克戎,也可能会出现一些亚变种毒株,这只是我的猜测,这些新毒株的致病性是会减弱还是增强?希望得到专家解答。另外,中国是否会在短时间内根据最新情况快速提升自己的疫苗研发能力,也就是研发出有效的疫苗,并为中国人接种最新疫苗。在短时期内能够给国民接种疫苗在现在的关口是非常关键的举措。谢谢。

  吴尊友:

  谢谢您的问题。实际上我们从2020年开始就对病毒的变异情况进行动态监测。防控政策优化以后,会不会出现新的变异毒株,我们也是在进行动态监测。到目前为止,我们在国内发现的新毒株都是已经在国际共享平台上报告过的。在平台报告过,也就是说在国际上已经出现流行,更大的可能是从国外带到中国境内造成传播流行。随着疫情的发展,会不会在中国出现新的毒株,这个我们也在关注,也在监测,如果发现了我们会继续报告,会及时通过多种平台报告。

  一方面GISAID是一个很大的基因序列平台,另一方面我们国家在2020年1月份建立了一个很大的数据共享平台,该平台建立在国家基因信息中心的基础上,叫新冠病毒数据库,应该说是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的数据分享。如果有机会可以到网上查一下这个平台,我们通过多种方式与国际社会进行分享。

  关于研发疫苗。就疫苗的效果和作用来说,越有效越好,但有些也是相对的。目前来说,没有一个疫苗绝对好或绝对不好,都有某种程度的优势和不足的地方。我们国家生产的疫苗能够满足需要,在联防联控机制下有一个疫苗研发专班,这个专班会分析研究毒株的变化以及我们应对的策略,由医学、病毒学等各方面专家来研判。应该说中国是全球疫苗生产量最大、能力也是最强的国家之一。我们有这个技术能力来根据我们的理解,研发符合疫情防控需要的有效疫苗。

  米锋:

  中国在2020年3月份开始布局疫苗研发,根据病毒变异情况,不断研发新疫苗,现在已经实现了5条技术路线临床试验的全覆盖。目前我们国家新冠疫苗接种工作也是顺利推进,截至2023年1月4日,全国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34亿8035.4万剂次,接种总人数达13亿988.6万,已完成全程接种12亿7585.5万人,覆盖人数占全国总人口的92.9%。60岁以上老年人接种覆盖率超过90%。关于疫苗有关情况就做这些补充。谢谢。

  马达加斯加驻华大使罗班松:

  从疫情开始中国就向马达加斯加提供了大量的疫苗、药物等帮助,并且一直在持续提供帮助。中方在马达加斯加帮助建设了一所医院,成为我们治疗疫情的试点场所。非常感谢中国一直以来的帮助。非常感谢中联部举办了这次活动来向大家介绍疫情的情况,我们将继续和中方合作。从流行病学的角度,我希望能有更多的中国流行病学专家到我们的医院来分享经验提供指导,并且就新的变种等问题进行研讨。所以,我想说的是,希望能够继续加强这种医学上的合作。这是我今天想要传达的信息。

  中国的一些传统药物、疫苗也得到了世卫组织的认可,但是他们的市场准入和贸易化该如何实现?非常感谢。

  刘清泉:

  谢谢您的提问。中医中药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在应对传染病方面有很好的经验,积累了一些有效的治疗药物。在这次应对新冠的过程中,中医中药利用其简便验廉的特点,迅速找出核心病机,然后制定了针对于轻型、普通型、重型和危重型的治疗方案。对于轻型病例是以治疗为主,在核酸转阴和缩短住院时间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对于重型病例,在降低病亡率方面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3年中所做临床研究有30多项,充分展示了中医中药的治疗效果。就像刚才米锋先生讲的一样,3年疫情中,在海外的华人从内心深处是认识到中医作用的,中医药解决了很多问题。所以其他国家是不是可以在中药的使用过程中有一些便利,关键是其政府在法律层面上对于中医的医学地位的认可。只有这样,才可以作为治疗方法在其它地区、国家来很好的使用。谢谢。

  米锋:

  关于中国的疫苗,在我的介绍中也提到,已经向12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供应超过22亿剂的新冠疫苗。目前中国已经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的新冠疫苗生产线,年产能超过70亿剂,产量已经超过了55亿剂,可以满足我们广大人民的接种需求。我们也愿意同国际社会团结合作,共同应对疫情挑战,更好保护各国人民的生命健康,助力全球抗疫。谢谢。

  南非驻华使馆临时代办西亚邦加•彭寇:

  我的问题是,近期我们看到中国对新冠病毒感染调整为“乙类乙管”,我想知道这样的调整是中国单方面的调整还是说针对新冠病毒的全球性国际化的调整?中国的这些调控措施是否获得了包括世卫组织在内的国际组织、国际社会的认可?

  梁万年:

  谢谢您的问题。首先我想说的是,中国把新冠病毒感染调整为“乙类乙管”是综合考虑国际和国内疫情形势,特别是综合判断了三个最基本的要素:一是疾病的特征和致病力、传播力、免疫逃逸能力等;二是我们人群的免疫水平,特别是卫生健康系统的救治能力和防控能力;三是我们社会公共卫生干预措施的实施力度以及公众的接受力,是在这三个要素之间来做综合的平衡判断,作出的一个主动的、有计划的调整。这种调整是基于我们疫情防控理念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是基于对这种疾病防控措施和策略与社会经济发展,在当前怎么更精准地平衡和统筹,也是基于国际和国内防控形势的判断等综合考虑的。所以不是拍脑袋的,也不是被动的,这是我特别想说的。

  在判断这三个要素平衡的时候,我们已经感受到,奥密克戎变异株传播力在增强,但是总体的致病力是在下降,中国的免疫水平特别是全程疫苗接种是超过90%。另外我们这几年抗疫已经形成了一套有效的防控机制,特别是我们的医疗救治能力,刚才也做了介绍。从医疗队到物资、药品都做了充分有效的准备。另外,我们人民群众在这几年抗疫中也养成了良好的健康行为方式。

  当然,各个国家在这种新冠疫情大流行的情况下,在同一个时期,所处的流行状态不一样;在不同的时期,每个国家面临的挑战也是不同的。各国有自己的政治、经济、文化、人口,乃至自然因素的影响。很难说一个措施和策略放在任何一个国家都是有效的。所以各个国家针对自己的情况,因时因势继续策略调整完善,我认为是实事求是的,也是科学的。中国做这些工作一直是考虑到最重要的要素,首先是依法的,二是要科学的,三是确实要保证安全和有效。谢谢。

  米锋:

  关于这项工作我也简单做一个补充,刚才也提到,我们结合国际国内形势所做的防控措施调整优化,一直跟世卫组织保持着密切的沟通联系。在2022年12月9日、12月30日和2023年1月5日,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与世卫组织驻华代表处和总部也开展了技术交流。双方就疫情的总体形势、病毒变异和疫苗接种情况,特别是中国老年人等脆弱群体疫苗接种的情况、医疗资源和医疗救治情况等进行了深入交流。中国详细介绍了当前疫情流行病学特点,引起本轮疫情的流行毒株以及亚型变异株、相关基因测序策略等。目前中国的毒株均为奥密克戎变异株,未发现生物学特性明显改变的变异株。中方还介绍了当前疫苗接种情况以及中国如何加强医疗机构重症救治工作,提升医疗服务能力。接下来我们还将继续跟世卫组织专家开展深入交流。谢谢。

  蒙古国驻华大使巴德尔勒:

  首先我想感谢中联部召开今天的专题吹风会,让我们对于中国现在的疫情政策有了了解和认识,也由衷感谢中国政府和人民在疫情期间为我国提供的帮助,尤其是在2021年初,中国在所有国家当中率先向蒙古提供了医疗援助,比其他国家都早一步,蒙古也用上了像连花清瘟之类的有效药物。我想提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自1月8日开始中国取消入境人员实施全员核酸检测,但是要求来华人员行前48小时进行核酸检测,这个要求会持续到什么时候?第二个问题是关于疫苗的,我们知道现在抗疫仍在继续,疫情远未结束,我想问的是,在中国的外国人是否有可能接种除中国以外的其他国家制造的疫苗。最后也想由衷感谢台上各位专家,我知道各位都是自疫情暴发之初一直工作在一线的人员,你们为疫情作出了巨大的努力,希望各位一切安好。

  梁万年:

  谢谢您的提问。关于现在从境外进入中国要做48小时核酸检测的规定还会持续多长时间的问题,现在无法回答到底什么时候就不需要这个规定。中国的防控措施和策略一直是依据我们对疫情的判断、对病毒和疾病的认识等各个方面的因素来综合研判做出的。当然我们从专家的层面来说,一直会关注全球疫情的形势。这种病毒显著的特点是变异,关切变异株和关注变异株在全球的结构,以及在同一个变异株下面不同亚型的变异,这些情况还是需要进一步关注。包括疫情的流行态势,我们会综合考虑这些方面。如果说研判的结果是可以不要求48小时的核酸,那当然我们会及时地进行调整和完善。总的一句话,什么时候这个措施取消或者优化完善调整,是要依据我们对疾病、对病毒以及对各项防控措施的综合研判来决定的。谢谢。

  米锋:

  关于大使先生提到的在中国接种外国疫苗,之前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会上也有外国记者朋友提出过这样的问题。我们国家在选择疫苗的时候是有一个原则,综合考虑疫苗的安全性、有效性、可及性以及可负担性因素,也坚持依法依规、尊重科学。刚刚我也介绍了,中国现在的疫苗研发覆盖了全部的技术路线。实践证明,我们国家的疫苗是安全的,有效的。我们也相信,中国的疫苗也能够很好的保护中国人民,包括一些其他国家人民的健康。谢谢。

  阿尔及利亚驻华大使拉贝希:

  首先想要感谢中联部给我们机会参加今天的吹风会,我认为今天的吹风会也是延续了一贯的中联部致力于推动政党间交往以及中国共产党同驻华大使馆交往的举措。我自己其实并没有什么特别的问题,因为我认为经历了刚刚一个多小时的介绍之后,各位专家已经完全解答了我此前所有的疑问,并且也提供了许多必要的信息,让我们能够最清楚、明晰地了解中国政府防疫举措,我想首先代表阿尔及利亚人民感谢中国政府和人民,我想大部分的发展中国家都有和我们相似的感受,因为疫情之后中国就为我们以及其他的发展中国家提供了许多包括疫苗在内的援助,让人民成功渡过了危机,而且从中国的种种举措来说中国不仅为己更为人为世界,这也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为团结抗疫协作所做的努力和坚定决心。同时,我想指出的是,2023年也是中国医疗援非60周年,我记得1963年中国第一次派遣医疗队帮助我们解决医疗问题,后来多次派出医疗队为我们解决医疗问题和难题。我记得在非洲国家当大使时,在任期内中国就为我们使馆提供了抗疟疾疫苗,帮助我们渡过了当时的危机,所以我们对于中国的药物和疫苗都非常有信心,我也相信中国的药物会有更多的推广。我想提出一个小建议,我们都知道中国的传统医药是有效的,但是知名度不够,如果中国想要继续推广,我认为不妨为更多的发展中国家提供奖学金资助,让他们到中国学习,因为刚刚所说大部分国家都用上了中国的药物和疫苗,如果派遣留学生来华学习相关知识,肯定有助于提高推广,也希望我们国内更多医疗专家能有更多机会实际参与到医药的研发当中,让他们了解更多的一手信息。我自己就深有感受,我是第二次来中国做大使,在我第一个任期内,中国就向阿尔及利亚提供了中国传统医药。可以负责任的告诉大家,使用效果和结果都是非常积极的,大部分用上传统中医药的阿尔及利亚人民都表示非常满足和感谢中国。而且阿尔及利亚也接受了很多中国援助的疫苗,中国还援建了工厂,这个工厂也大量生产为非洲人民提供的疫苗,所以最后想要向大家表示由衷感谢,也祝大家未来一切成功、顺利。

  米锋:

  谢谢大使先生。正像刚才您提到的那样,2023年是中国援外医疗60周年,在1963年,当时的中国向阿尔及利亚派出了第一支医疗队。近60年来,中国共向全球73个国家和地区累计派遣医疗队员2.8万人次,诊疗患者2.9亿人次。现在我们与41个国家46家医院建立了对口合作关系,也支持22个国家建立了像心脏、重症医学等25个重点专科中心。现在是“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培养各类卫生人才2万人次,帮助一些国家大幅提升医疗服务的能力,在30多个国家开展“光明行”活动,让万余名白内障的患者重见光明。我们在加纳、柬埔寨等国家实施了“爱心行”心脏病的义诊活动。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同国际社会合作,共同为维护全球卫生安全作出积极的贡献。谢谢。

  郭业洲:

  感谢各位外交官的积极参与、提问和评论,在这里我要特别感谢刚刚提问的几位使节和外交官,对中国积极开展国际抗疫合作所做出的积极评价。从新冠疫情发生以来,中国一直本着公开、透明、负责任的态度同国际社会开展抗疫合作,这里面包括分享信息和数据,分享新冠病毒基因序列,为各国研制疫苗和抗疫药物作出了重要贡献。我们在做好自身的防疫工作同时,向国际社会、向那些有实际需要同时又有接受意愿的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抗疫物资支援以及疫苗援助,为在世界范围内,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中提高疫苗的可负担性和可及性作出我们尽可能大的贡献。大家也知道中国共产党和世界上160多个国家的600多个政党和政治组织保持着经常性联系,受中共中央委托,中联部向这些政党和政治组织及时分享所有版本的疫情防控和诊疗方案,我们也向那些和我们党保持经常性交往的、有意愿和有需要的政党力所能及地提供抗疫物资和疫苗的援助。请大家相信我们会继续本着同样的精神开展国际抗疫合作,为共同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做出更大的努力。

  感谢大家对中国、对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共产党对外交往工作的关注,也请大家今后继续支持、继续参与中联部组织的相关活动。今天的吹风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作者: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