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委书记李强
“在江苏南部,有一家企业叫‘好孩子’。原来是一个学校办的校办工厂,现在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耐用儿童用品公司和中国最大的孕婴童产品全渠道零售商,他们在中国、美国和欧洲三大市场的份额都是遥遥领先。
“在江苏中部,有一家企业叫‘中天科技’。原先这家企业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乡镇建材厂,主要生产砖瓦,现在已经转型成为全球最大的光纤复合架空地线供应商,他们的通信产品出口量在同行中名列前茅。
“在江苏北部,有一家企业叫‘徐工’。经过70多年的发展,徐工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工程机械制造商之一。最近,徐工建成了中国首家工业物联网大数据平台,有了这个平台,他们可以对售出的40多万台设备进行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和运维。”
8月31日,江苏省委书记李强在北京向约400位外宾分享了三家江苏企业的故事。
这天上午,由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举行的“中国共产党的故事——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专题宣介会,邀请江苏省委向访华的外国政党政要、驻华使馆高级外交官、外国商会、跨国公司驻华代表等,展示在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生动实践中的突出成效和经验做法。
中联部部长宋涛在会上表示,创新是推动发展的重要力量,更是许多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和主要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大力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中国已跃上创新大国之路。
“创新的活力造就了江苏发展的实力。”在李强看来,“企业和人才永远是创新的主体,地方党委、地方政府应该为创新活动提供优良的服务。”
柬埔寨人民党中央委员洪玛尼在宣介会上评价,从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型增长向创新驱动型的增长转变,是很多国家政府期盼实现的目标,“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代表团,特别期待聆听并且学习中国的经验。”
创新活力造就发展实力
江苏是中国大陆陆地面积最小、人口密度最高、综合经济实力最强的省份之一。
根据2016年的相关数据,江苏省生产总值7.6万亿人民币,折合成美元约1.1万亿美元,在中国各省区当中排在第二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4万美元,居中国大陆各省区第一。
“江苏以占全国1.1%的国土面积、5.8%的人口,创造了10.2%的经济总量。特别是我们的实体经济非常发达,制造业产值去年超过了15万亿人民币,占全国的八分之一左右,规模和利润都在全国排在第一位。”李强说。
与此同时,江苏也是中国创新实力最强的省份之一。
江苏全省高新技术企业总数已经超过1万3千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已经超过40%,区域创新能力已经连续8年在全国排在第一位,研发投入占比达到2.6%,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0%。
在李强看来,正是创新的活力造就了江苏发展的实力。
“像好孩子、中天科技这样的‘行业小巨人’、‘单打冠军’的企业,像徐工这样的龙头企业,在江苏还有很多。南京的软件和信息服务、苏州的纳米材料、无锡的物联网、常州的石墨烯、泰州的生物医药等产业当中,都在不断成长出类似的优秀企业。这些企业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专注创新、持续创新,在研发上舍得下本钱,集聚了一大批顶尖人才,形成了一大批创新成果。”李强说。
为外来人才建立“保姆式服务体系”
江苏省委省政府在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方面是如何做的呢?
李强谈到,企业和人才永远是创新的主体,地方党委、地方政府应该为创新活动提供优良的服务。
一方面,江苏始终把人才作为核心资源,着力集聚创新的“种子”。
“江苏科教优势非常明显、人才家底厚实。我们现在全省有167所大学,在校大学生190多万人,各类独立研发机构757个,研发人员76万人,高校数量、大学生数量、各类人才数量,江苏在全国各省区当中均排在前面。在本土人才的培养上,我们改革教育内容和培养模式,加快从培养有知识的人向更加注重培养有创造能力的人的转变。
“在外来人才引进上,我们从洽谈、落户,到医疗保障、子女入学甚至有的地方到驾驶证换证这些生活细节,都建立了保姆式的服务体系,想方设法让各类人才在江苏落地生根。江苏推出了一系列突破性举措,出台‘人才26条’政策,对世界顶尖人才团队最高可给予1亿元人民币的项目支持。几年来,江苏省入选国家’千人计划’人数占了全国11.5%,国家杰出青年、‘长江学者’等称号获得者的人数均居全国省区当中第一位。”
同时,江苏打造各类支撑平台,着力培厚创新的“土壤”。
“只有创新元素在空间上形成集聚,达到足够的浓度,才能产生频繁的化学反应,结出创新的硕果。”为此,江苏正着力打造三类平台:产业发展平台、技术服务平台和重大活动平台。
政务服务一张网推“不见面”审批
然而,“在创新生态系统当中,仅仅有优良的‘种子’和‘土壤’还是不够的,还需要阳光雨露和精心的呵护。”
李强指出,对于党委政府来说,就是要当好“园丁”,营造更加适宜的“气候”,提供更加肥沃的“土壤”,集聚更多更优的“种子”,让创新的激情竞相迸发,让一棵棵小树苗茁壮成长。
为此,江苏建立了覆盖初创、成长、发展等不同阶段的政策支持体系,制定出台了“科技创新40条”政策,推动创新资源、创新政策、创新服务进一步向企业集聚。
李强特别提到了江苏在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中,建设的“政务服务一张网”。
这张网为的是推进“不见面”审批模式,实行所有大项目代办制、一般项目网上办理,为企业提供高效、贴心、精准的服务。
“这张网刚刚上网,预计到10月份,全省80%以上的行政审批项目都可以到互联网上去办理,不需要人跑来跑去。”李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