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余淼杰文中提到的对外开放及其他内容都是有意义的。中国政府和企业在海外开展的工程和项目对当地和全球都有影响,我想问中国政府和企业在多大程度上意识到了其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在我看来,社会责任是当下评估一个项目不可或缺的重要指标。
随着中国“十三五”规划的落实,“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中国企业在海外市场中占有越来越多的分量,也受到了各国的关注。履行海外责任已经成为中资企业走出去的重要任务。
最新公布的《中国企业社会责任蓝皮书2015》显示,从2009年开始,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发展指数持续增长,从15.2增长到2015年的34.4。
中国政府向来重视规范企业的海外经营行为和企业海外经营对当地带来的社会效益。中国商务部、环保部等有关部门坚持完善中国企业海外经营的管理规范,要求跨国经营的企业熟悉当地的法律法规,重点是遵守当地的工会、劳工、税收和环保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不断总结海外投资发展遇到的一些问题和经验。2013年商务部出台了《对外投资合作环境保护指南》,在评估企业海外投资和“走出去”成效时,将综合考虑企业在海外环境保护的绩效和履行社会责任的绩效。
中国企业海外行业协会得以创建并开始发挥作用。近几年,商务部持续在重点的投资国建立中资企业的协会和商会,规范企业在当地的投资行为,包括履行社会责任方面的工作,加强行业自律,疏通与当地的民众、社区、政府部门,甚至有些国家的一些宗教团体、工会等方面的关系,通过行业协会来规范中国企业文明经营的行为。
事实上,很多大型企业,包括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在海外经营中越来越重视环境问题与社会责任,包括内部的管理,确定明确的突破方案,发布履行社会责任的年度报告,安排相应的资金,并组织有关培训等。部分企业如联想、华为、国家电网、海尔等,在海外投资运营过程中,已开始参考《联合国全球契约环境声明》等国际标准,制定有关海外投资的环境政策。
中国企业海外的“本土化”经营策略不断得到推进落实。“本土化”经营策略中,最重要的两点是员工当地化和技术在当地的普及化。比如,中石油在印尼积极贡献当地经济发展和社区建设,运营以来已经向当地提供了8000多个直接和间接就业岗位,并向政府提供了超过70亿美元的财政收入,显著地带动了当地就业。又如,随着中石化在哈萨克斯坦的业务发展,目前当地分公司员工总数增加到607人,其中哈方员工比例达到91%。并通过多种形式为员工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为员工和当地石油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