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专题首页>文字

[新华社]“一带一路”,不仅仅是建桥修路——中联部部长宋涛为你详解“民心相通”

市政协开展编制"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专题调研


2017-05-15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

  习近平主席14日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发表重要讲话时引用了这句中国古语,并特地指出“这是民心相通不断促进的4年”。习主席还明确提出,要将“一带一路”建成文明之路,未来“要建立多层次人文合作机制,搭建更多合作平台,开辟更多合作渠道。”

  显而易见,“一带一路”不仅是经济发展倡议,更是民心相通倡议。“一带一路”要行稳致远,离不开“民心相通”的支撑和保障。那么,如何才能实施好这项基础性工程呢?

  5月14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高级别会议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增进民心相通”平行主题会议。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宋涛做主旨发言。(新华社记者 金良快 摄)

  中联部部长宋涛在同日举行的论坛“增进民心相通”平行主题会议上就此发表了主旨讲话,谈到了把握“一带一路”民心相通建设的重要意义和下一阶段开展民心相通合作的四点建议。我们来听听宋部长的说法:

  【为何“相通”:唯以心相交,方成其久远】

  为何要推动“民心相通”?换言之,“民心相通”为何重要?

  宋涛说,当今世界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经济全球化遭遇许多新挑战、全球经济增长动力不足的大背景下,“一带一路”倡议中“民心相通”建设有“四点意义”:

  ——为各国经济合作夯实社会根基。“一带一路”建设离不开各国民众的支持。通过齐心协力,不断强化“一带一路”民心相通纽带,更主动地顺应民愿、汲取民智、动员民力,不断优化互利共赢的合作模式,“一带一路"建设的成果会更好地惠及相关国家民众,为各方务实合作构筑强有力的社会环境和民意基础。

  ——为改革和完善全球治理体系注入动力。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全球治理变革的方向。通过“一带一路”民心相通建设,更好地把握各国民众的发展诉求,更及时地回应各国民众的变革意愿,更有力地引导社会力量开展相关合作,更平衡地维护好各方利益,进而为改革和完善全球治理体系凝聚共识、寻求对策。

  ——为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提供平台。“一带一路”建设既需要经贸合作的“硬”支撑,更离不开文明互鉴的“软”助力。需要倡导多元多样、平等相待的文明观;倡导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文明观;倡导不忘本来、面向未来的文明观;倡导以文化交融化解对抗冲突的文明观,用“文明和谐”摈弃“文明冲突”。

  ——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积聚条件。增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命运共同体意识是民心相通事业的努力方向和目标。大力促进地缘相联、人缘相亲、文缘相通、命运与共,让各国民众在实现共同发展的过程中成为好朋友、好伙伴,逐步构建责任共担、利益共享、休戚与共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如何“相通”: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

  如何推动“民心相通”?换言之,“民心相通”接下来应怎样塑造?

  5月14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高级别会议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增进民心相通”平行主题会议。这是中国华为公司“未来种子培训计划”乌兹别克斯坦大学生代表在分享自己的故事。 (新华社记者 陈晔华 摄)

  宋涛说,推动“一带一路”民心相通事业,需要充分发挥各方的“主人翁”精神,把握机遇、齐心协力,将美好愿景转化为实际行动,他提出“四字要诀”:

  ——突出一个“共”字。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各国共同做好民心相通合作的顶层设计、整体布局和项目规划,共同构建双边、多边交流平台。要加强协调、通力合作,强化共同担当意识,履行好各自的责任义务,提升相关民心相通项目的落地效率,促进民心相通建设的常态化、机制化。

  ——把握一个“情”字。带着感情做好民心相通事业,让相关项目能够真正深入各国民众的内心。多开展可以拨动人们心弦的活动,注重厚植情谊、以情动人,提升各国民众对“一带一路”建设的认同感、支持度。要循序渐进、久久为功,一步一个脚印地做好“一带一路”的“心通”工程。

  ——讲求一个“实”字。把民心相通事业与各方务实合作更加紧密的结合起来,围绕建设绿色、健康、智力、和平丝绸之路,实施好一批指向明确、重点明晰、效果明显的民心相通项目。要注重增进民心相通项目的普惠性,提升沿线国家不同群体、不同阶层民众的参与度和获得感。

  ——彰显一个“容”字。民心相通合作要秉承包容开放原则,不断完善多元主体合作模式,带动更多国家、更多国际组织、更多社会力量参与进来。要倡导文化包容意识,培育双赢、多赢、共赢理念,促进各国民众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正确对待观念分歧,妥善处理好合作与竞争的关系,追求共同发展。

  宋涛在讲话结束时谈到,“人之相知,贵在知心”。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民心相通则是最基础、最坚实、最持久的互联互通。“一带一路”建设的所有成果,归根结底是要造福各国人民,让一个个普普通通的民众得到实惠。

  【链接:为“民心相通”点赞】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说,“一带一路”对于促进沿线国家的文化教育发展与交流发挥了重要作用,她说,“一带一路”倡议,是使所有人享受发展、平等、包容的一把钥匙。“一带一路”倡议是一个软实力的基础设施工程,能够为年轻一代提供知识、开阔眼界,可以促进社会包容与和平。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说,世卫组织和中国一直就卫生系统的政策保持密切沟通。我们非常赞赏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我坚信谅解备忘录和实施计划将为中国与世卫组织加强合作提供良好机会。期待通过协同努力,增进全球与区域卫生安全,促进健康,打造“健康一带一路”。

  论坛邀请沿线国家民众代表讲述亲身经历的“一带一路”建设惠及民生的故事。在成果展示环节,教育部、科技部、文化部等部门负责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政企代表签署了一批开展民生合作的项目协议,公布一批增进民间交流的行动计划。

版权所有: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 Copyright © 2000-2015 IDCPC.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