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专题首页>论坛聚焦

北京青年报-政知圈:从首都到中原,这些VIP来干啥?

北京青年报-政知圈:从首都到中原,这些VIP来干啥?


2016-05-23 信息来源:北京青年报-政知圈

  撰文 | 岳菲菲 编辑 | 张伟

  英国工党影阁外交国务大臣凯瑟琳·韦斯特随身携带的手提包里,装着很多印有“英国议员”字样的名片。

  这次来中国参加由中共主办的中欧政党高层论坛,她作为“英国的眼睛”来发现新的中国,寻求合作机会。和她一样的,还有欧洲近百名政党代表。

  5月17日至18日,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将欧洲24个国家30多个政党、地区性政党、欧洲议会党团的代表齐聚在北京,参加第五届中欧政党高层论坛。之后,代表们到河南参与论坛落地经贸活动。

  活动选择在北京和郑州两地举行,成为一次既务虚又务实的“双城记”。政知圈(微信ID:wepolitics)一直想把这类高端的、全套的政党交往活动原汁原味地呈现给大家,这次机会来了。

  政知圈(微信ID:wepolitics)注意到,此次来华的代表当中,既有像凯瑟琳·韦斯特一样的左翼政党代表,也有包括法国共和党全国委员会主席夏岱尔在内的偏右翼政党代表。名单中还包括欧洲社会党、欧洲议会保守与改革党、捷克社民党、挪威工党、瑞士自民党的成员。

  左翼右翼都来了,他们坐在一起聊得来吗?这样的政党高层对话平台,如何为中欧合作提供助力?

  诚意

  “坦诚交流、相互启发。”中联部部长宋涛在开幕式发言中这样形容中欧政党交往,也表明了中共希望打造的是一个什么样的中欧政党交往平台。

  近年来,中欧关系无疑交融更深,更加热络,但是,类似否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等方面的分歧和摩擦也被人们看在眼里。

  韦斯特说,在她看来,宋涛的致辞表明中方诚意满满,“对于南海等热点话题没有回避,开门见山向政党代表团表明中方立场。没有选择忽略这一问题。”开诚布公的结果是,包括欧洲社会党主席、保加利亚前总理斯塔尼舍夫在内的多位外方代表表示支持中国在南海问题上的立场。

政党代表在就经贸议题进行对话

  可能有人会问,与中共开展政党交流的欧洲政党中,有的并不是执政党,与他们的交往如何能影响中欧的务实合作?政知圈(微信ID:wepolitics)发现,这些代表当中大部分在政府和议会中拥有现任职务,还有包括挪威奥斯陆市、葡萄牙卡斯卡伊斯市等在内的欧洲多个城市的市长,他们当中多人带着自己已经成型的计划和想法来参会。

  韦斯特所在的工党并非目前英国的执政党,但她所在的影子内阁却通过参加议会辩论等方式对国内政策施加举足轻重的影响。议会辩论时,各“影子大臣”会积极发言,阐述本党观点,有时候,议题也会与对华政策相关。韦斯特说,在英国,懂中国的党员如今颇为吃香。“每个人都想了解中国。”20年前曾在南京学习和生活过一年的她被认为与中国颇有渊源,很多同事在涉及中国的议题上会向她询问。

  人脉

  此番回程后,韦斯特需要将所见所闻写成一份完整的报告,“反馈给党内领导”,韦斯特说,“他已经十分期待”。

  她将在这份报告中,描述自己亲眼见到的今天的中国,包括科技发展、绿色经济、文化包容性等方面,还有中共的执政理念,中国人怎么看待欧洲,中英双方面临的具体的合作机会等。

  法国共产党国际事务负责人、欧洲议会左翼联盟党团前主席乌尔茨则一路走一路记,本子上写满了密密麻麻的文字,“回去后我要跟我的同事和好朋友分享这里的一切。”他表示。

韦斯特(右二)等代表在参加“一带一路”议题讨论

  政知圈(微信ID:wepolitics)发现,中联部官网这样写道,中联部着眼于国家关系的健康稳定发展,持之以恒“抓人脉”,通过开展人员交流,努力打造党政并蓄、朝野相济、官民兼容的人脉网络。

  在韦斯特看来,在中共搭建的这个平台上,各个政党既是国家和政府的眼睛,也是嘴巴。一边看中共正在做什么,中国正在发生什么,另外也要表达来自自己国家和地区的声音。这个平台最大的作用就是让政党这双眼睛、这张嘴巴发挥好的作用。

  双城记

  与会代表乘坐三个多小时的高铁进入河南参与论坛后半程活动,是官方的特别安排。

  中联部西欧局局长张建国告诉政知圈(微信ID:wepolitics),活动目的是通过政党平台为地方政府与欧洲的合作牵线搭桥,让政党交往搭台,经贸合作唱戏。政党外交如何服务国内地区经济发展,这次“双城记”便是一个缩影。

  乘坐高铁时,韦斯特选择靠窗的位置,落座就拿出一本书开始阅读。她告诉政知圈(微信ID:wepolitics),中国的高铁令她惊喜,她没有想到在列车速度这么快的情况下,还能做到如此安稳并且安静无声,如她一般,乘客可以欣赏风景,也可以舒适的阅读。一些政党代表则纷纷与车厢前方的时速显示屏合影留念,将手高高举起,指向时速超过300公里的数字。

河南省委书记谢伏瞻与外宾一起步入欢迎晚宴会场

  5月18日晚上,河南省委书记谢伏瞻共同会见了抵达郑州的政党代表。第二天举行的中欧政党高层论坛经贸对话会上,河南省省长陈润儿参与讨论并发表致辞。致辞中,河南与欧洲发展对接的潜力领域被一并道出,其中铁路首先被提及。

  陈润儿表示,河南愿与欧洲各国朋友一道,以“一带一路”为纽带,深化经贸往来、人文交流,特别是扩大在铁路、航空、农业、能源、装备制造等领域的合作。参与讨论的郑州商务部门负责人、企业代表则分别进行了现场推介。会期紧凑,一场讨论下来只有半天的时间,代表们利用茶歇进一步了解以及交换名片。

  “我们是欧洲的门户”、“我们是欧洲重工业的发源地”、“我们的清洁能源技术最好”、“我们是最早与中国签署‘一带一路’合作的国家”、“我们希望从交通、能源基础设施和通信技术方面与中国合作”。政知圈(微信ID:wepolitics)注意到,发言者几乎都会提到自己国家和地区的区位优势及潜在合作领域。

  事实上,河南已经从对欧发展关系中得到了收益。通过融入“一带一路”战略,扩大对外开放,河南已经开通郑欧班列并实现常态化运营,推进“郑州—卢森堡”双枢纽航空货运网络建设,这个不沿边不沿海的中原省份已经成为中国对欧合作的一个窗口,外事活动也更加频繁。

  班列

  在郑州国际陆港公司,政党代表参观了郑欧班列的发车点。看着班列载着集装箱呼啸驶出,韦斯特显得十分兴奋。这种相对于船运而言既快捷又环保的方式让她颇感兴趣。“一带一路”和10亿欧元的日均贸易额也在她的面前更为具体可感。

一列郑欧班列即将出发,政党代表登上车头合影

  目前,郑欧班列(郑州-德国汉堡)已经由当初的每月一班出境班列,提升到现在的每周三班出境、两班进境,开行频次提升了20倍。郑欧班列于2013年7月首班发车,横贯欧亚六个国家、全程10214公里,是中原腹地通向欧洲的快车。发车当天,河南省委书记谢伏瞻当时以河南省长身份主持了发车仪式并下达了“发车令”。

  在海关监管多式联运仓库,通过郑欧班列进出口的货物呈现在这些政党代表面前。许多政党代表找到了来自自己家乡的产品,包括法国的LED路灯,白俄罗斯的盒装牛奶等。

  捷克副议长、捷摩共主席菲利普现场向郑州国际陆港集团总经理赵文明连续发问,“能运冷藏物品吗?”“现在运输固体、液体的比例如何?”“什么时候能达到去程、返程相对平衡?”菲利普称,“我在想通过‘郑欧班列’能把捷克的什么东西运到中国。”他希望中国朋友能够尝尝捷克啤酒,捷克的液压产品、通航飞机也是世界一流。

政党代表正在参观宇通客车生产线

  政党代表一行还参观了宇通客车公司。在那里,韦斯特把名片留给了该企业海外市场部负责人。英国的交通运输需求量非常大,“中英在新能源汽车方面有合作空间”,韦斯特说。该企业明年将尝试去伯明翰开拓业务,到时会与相关的英企深度交流,她也希望能够帮上些忙。

  回程的火车上,韦斯特提包里的名片几乎已经换完。除了回国后要提交一份报告外,她笑着告诉政知圈(微信ID:wepolitics),此行还有一份收获,就是这摞换来的名片。

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 版权所有© 2003 京ICP备110171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