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二孩,好事成双
市政协开展编制"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专题调研
[评论员:白中华] 全面二孩,好事成双
现在是老人越来越多,城市农村都一样,尤其是在农村,八九十岁的老人多的是,有的还在种地。招工是越来越难,开始还以为是工资低,后来才发现,工资涨上来了,也没人,实际年轻劳动力少了。
男女性别失衡越来越严重,城里的学校还好,乡村学校,普遍是男生多女生少,甚至有统计显示,二十年后,中国3000万光棍找不到老婆。
老人多,年轻人少,男女性别比失衡带来一系列问题,年轻人少了,干活的就少了,生产的财富就少了,随之而来,消费能力下降,养老金不够用,经济增长面临挑战。
还有,家家都一个,没兄弟姐妹,“家”文化传承面临尴尬,象姨父、姨妈、舅舅、舅妈,叔叔伯伯、外甥、侄子等这些称谓或将面临消失。
一系列的统计数字表明,我国正面临着低生育陷阱与人口危机的挑战,全面放开二孩已是当务之急,基于此,《十三五规划建议》明确: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生不生二孩?一时间成为社会热议话题。
人口政策,牵动千家万户,愿不愿意生是一回事,养养不起是另一回事。全面二孩能否顺利实施,人们期待计生服务与公共配套措施“齐步走”。对此,《十三五规划建议》明确指出提高生殖健康、妇幼保健、托幼等公共服务水平,帮扶存在特殊困难的计划生育家庭。
措施指向明确,具体落实还需要从细处着手,这涉及到一系列配套措施的出台,比如:医保社保如何加大对生育二孩的帮扶,确保“生”的成本低廉,“养”有社会保障;如何增加投入,扩充相应的教育资源,降低育儿成本。
再比如,育儿设施如何建?如何增加公立幼儿园建设,我们都知道,现在幼儿园紧张已是普遍现象,如果每年再多增加四五百万新生儿童,怎么办?这些都需要相关部门尽早考虑,要想办法鼓励社会各方积极参与。
还有,生养二孩女性的权益保护,针对反映产假比较仓促的问题,生二孩时的产休假是不是可以延长几天,女性就业的连续性怎么保障?相关部门不仅要呼吁,更要出台一些措施。
全面二孩,好事成双,好政策还需要合理的配套措施,制定相应的制度规范与保障机制,只有这样,才能解决生育二孩的后顾之忧,人们才愿意生、乐于生,生得起、养得起,全面二孩政策才会收到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