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去过新疆,见识了新疆社会、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发展。我认为这些归根结底都是由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22日在乌鲁木齐举行的“中国共产党的故事”新疆专题宣介会上,俄罗斯亚洲-太平洋区域研究中心主任谢尔盖·萨纳科耶夫动情地说。
他对新疆的现状感触颇深。萨纳科耶夫说,新疆是多民族的聚居地,这跟俄罗斯相似,跟苏联更相似。但在新疆,各个民族紧密团结在一起,他从未在新疆发现有民族歧视的现象。
“这得益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包含民族区域自治以及确保民族平等团结的各种政策安排。”萨纳科耶夫强调,只有在这种制度安排下,各族人民才能团结在一起,形成强大合力。这种合力在疫情中体现出来,最终确保中国赢得抗疫胜利。
“这对于各个原苏联加盟共和国以及其他国家来说,都值得借鉴。”他表示。
中共强有力的领导、保证民族平等团结的政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保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政策设计、坚持法治……谈到新疆为何能够取得脱贫攻坚胜利时,尼泊尔爱护自然国际基金会秘书长哈里·敦加纳围绕中国的制度安排一口气列举了近十个要点。敦加纳认为,新疆所体现出的中国脱贫模式是世界上最好的模式,“在全世界朝着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迈进的背景下,这一模式值得全球借鉴”。
“中国政府一直以人民为中心,发展为了人民,十八大以来,更加重视人民生活质量,近年来使得一亿多人脱贫。”尼泊尔共产党(联合马列)总书记迈纳利认为,结合新疆的经济社会发展成就,人民福祉的改善,可以看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一大优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这是中国取得一系列成就的重要保证。
南非共产党第一副总书记马排拉指出,脱贫是进步国家、进步政府的标志,中国已经实现在现行标准下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这在发达国家都很难实现,给其他国家树立了很好的榜样。
他强调,中国将重点放在人民身上,在新疆,中共可以用所有的条件来服务于民生的改善,让人民获得生活的尊严。
在巴基斯坦中国研究会执行主任穆斯塔法·赛义德看来,世界上很多地方包括中国新疆的周边国家仍饱受恐怖主义之苦,新疆反恐却卓有成效。连续四年多没发生暴恐案件,原因就包括中国在相关政策设计中,更注重教育民众,而非采取武力,同时将重心放在经济建设上。
“中国通过和平的方式消除了恐怖主义滋生的土壤,这跟很多国家不一样。”赛义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