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世界研究中心主任、“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理事会秘书长金鑫发言 时间: 2020.06.23

当代世界研究中心主任金鑫

(发言议题:后疫情时代的国际和中东格局)

尊敬的各位嘉宾,各位朋友,大家好,

  我是中国当代世界研究中心主任、“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理事会秘书长金鑫,非常高兴有机会参加中阿政党对话会特别会议,与大家分享我的一些观点和看法。

  新冠肺炎疫情对世界政治经济形势产生了较大冲击,疫情是一面镜子,它照出了国际社会存在的一些问题和短板。从智库学者的角度观察,个人认为,疫情后的世界将至少呈现4个方面发展趋势。

  一是围绕公共卫生等领域的全球治理变得更加迫切。情再次凸显了加强全球公共卫生治理的紧迫性,国际社会需要共同努力,加强联合国和世界卫生组织等多边国际组织的作用,加大对世界卫生组织的政治支持和资金投入,使其在应对疾病等人类面临的非传统安全问题上更好发挥领导作用。

  二是推动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的任务变得更加艰巨。我们都是地球村的一员,都在同一条船上,国际社会应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推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顺畅运行,防止世界经济陷入长周期、大规模衰退,推动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三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地区安全面临的挑战更加多元。国际社会需要共同反对单边主义和孤立主义,尊重各国根据本国国情选择的发展道路,不干涉他国内政,共同维护世界和平和地区安全。

  四是推动广大发展中国家发展问题变得更加突出。国际社会需共同帮助发展中国家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复苏发展工作,防止发展中国家在世界工业化进程中“掉队”,更好实现全球性包容发展。

  中阿都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中国人民对阿拉伯世界一直有天然的好感。疫情发生以来,中阿双方守望相助,感人的故事有很多,大家都在用行动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展望未来,从“一带一路”角度,我想就双方合作谈三点建议:

  一是加强政策沟通,探索“一带一路”合作的新途径和新领域。阿拉伯世界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合作区域,双方应在疫情有效防控的前提下,尽可能快地开通方便人员往来的快捷通道和方便货物流通的绿色通道,因地制宜推动合作项目尽早复工复产。同时双方应在多个层面加强协调和探索,为疫情后双方深化“一带一路”合作储备更多新项目。

  二是共同推进“健康丝绸之路”建设。中阿双方应合作开展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信息共享,提高共同应对地区和全球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更好维护各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三是深化人文交流合作,促进民心相通。双方可以搭建更多人文交流平台,开展更加丰富多彩的文明交流互鉴活动,进一步深化民众间的相互认知和友谊。

  “一带一路”有你有我,大小机遇共同创造,大小项目共同探讨。我和我的同事们,都盼望疫情尽快过去,到阿拉伯国家去,和我们的智库同行就共同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深入交流。

  谢谢大家!